当前位置: 未解之谜网 > 趣闻轶事 > 2023年搞笑诺贝尔奖:10项怪奇获奖研究出炉

2023年搞笑诺贝尔奖:10项怪奇获奖研究出炉

2023年9月12日7:52 未解之谜网

    一年一度、让你废到笑出来的搞笑诺贝尔奖,今年在美东时间 9 月 14 日下午 6 点准时直播。

    今年的主题为“水”,这次 10 项获奖都或多或少与“水”有关(但大部分是口水),现在就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得奖快讯,并一起期待后续的个别研究报道吧~

    化学和地质奖:为什么地质学家与古生物学家会舔化石

    这是一封说明“过去”地质学家与古生物学家,为什么会有舔化石习惯的“快讯”(发表在期刊上,但被归类为快讯),这封快讯说了几个故事,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,是“意大利地质之父”的乔瓦尼·阿尔杜伊诺(Giovanni Arduino,1714-1795)用自己的舌头“品尝”这些化石,分类出可能是史上第一个“地质时期”

    故事的亮点是引用了乔瓦尼·阿尔杜伊诺的研究纪录,看起来就像是个美食家在品尝化石。

    文学奖:重复写字,直到感觉不对劲

    A 编小学时,曾被老师罚抄生字 100 遍,写到一半突然怀疑这个字是不是这样写,赶紧回头看前面写得字,还把课本翻出来看才确定自己没有写错。

    上述的情境,称为“犹昧感”(Jamais Vu),“犹昧感”是“既视感”(Deja Vu)的反义词,描述人们对熟悉的事物,突然感到陌生,也是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主题。

    这研究的笑点在于他的实验,他们让受试者一直重复写同一个字,跟小学被老师罚抄生字一样。

    实验中,约有三分之二的受试者体验到“犹昧感”,这些受试者大约在重复 30 次或一分钟后开始感到异状。另外,研究也发现平常越容易发生“既视感”的人,也更容易发生“犹昧感”,未来“犹昧感”的相关研究,可能会加深我们对“既视感”的理解。

    机械工程奖:死灵机器蜘蛛

    会召唤骷髅或操纵尸体的死灵法师称为 Necromancer,而科学家再次中二病发作,把用液压操控的蜘蛛尸体,称作 Necrorobotics 死灵机器。

    我跟同事讨论这种死灵机器,算不算是一种仿生科技?他觉得是,我觉得不是,你们觉得呢?

    死灵机器蜘蛛。

    公共医学奖:斯坦福马桶

    恩,就是接上各种感应器的物联网马桶,能即时检测使用者的粪便与尿液。这东西最酷的是能“肛门辨识”,只要坐到马桶上,斯坦福马桶就能透过肛门的型态,辨识出使用者!

    因为这个奖项,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肛门都长得不一样……谢谢你,搞笑诺贝尔奖。

    传播奖:吗话说着倒能你?

    趣有超也奖学播传,心担别,的常正是来过反来起看子句得觉在现你!

    你有试过快速把彩虹的颜色顺序倒着背,或是把你说话中的每个名词都倒过来讲吗?大家都知道这超难,但这份研究中的两位受试着确有着超强“颠倒单字或语句”的能力。

    研究对象以西班牙语为母语,他们能在对话中轻松地将 banana 念成 ananab,或是将“ basket is fun”念成“nuf si teksab”。研究着重在这两位有着特殊能力的人,推理、记忆能力是否优于常人,以及大脑灰质、白质比例与一般人(对照组)是否有差别。

    大脑如何组织语言一直都是个有趣的研究题目,像是为什么中文的序顺不会响影到阅读,这也是 A 编跟大家都一样好奇的。而了解大脑语言是如何形成的,也能推进对于失语症、痴呆症的症状研究。

    医学奖:尸体两个鼻孔的鼻毛数量是否一致?

    俗称鬼剃头的“圆秃”(Alopecia areata)不只会头发脱落,同时睫毛、眉毛与鼻毛也会脱落,其中,鼻毛脱落会增加得到过敏、呼吸道感染的机率。

    由于鼻毛的相关研究非常少,为此,研究者调查 20 具“遗体”的鼻毛数量与长度,并收集相关病史、死往原因…等数据,来评估正常人的鼻毛数量与长度。研究结果显示,平均每个鼻孔的鼻毛数量约为 120~122 根,左右鼻孔并没有显着差异,鼻毛平均长度大约是 1 厘米。

    营养奖:电流有一股“电味”

    日本明治大学教授宫下芳明 (Homei Miyashita)与他的团队,发现在筷子与吸管上附加微弱电流,会改变食物的味道。

    他们发现微弱电流刺激舌头时,会产生一股“电味”(论文上写 Electric taste,你说我要怎么翻比较好) 。这股“电味”味道如何呢?基本上没有味道(不能启动味觉细胞),但如果有其他味道存在,例如咸味(氯化钠)或鲜味(麸胺酸钠),电味会让食物吃起来更咸或更鲜。

    接着,他们发明了连着电线的通电筷子与吸管(看起像整人玩具),证明了通电筷子与吸管确实能在不改变食物味道的情况下,让人们吃进更少的盐跟味精。

    通电吸管构造

    教育奖:系统性研究课堂上感觉无聊的学生与老师

    你觉得上课无聊吗?多半人都会问答“是”,而这系列研究仔细分析了为什么上课无聊,且越来越无聊的原因。

    你可能会想:“那不就是老师上课很无聊啊,老师不有趣阿。”我只能说你们这样太没同理心了,搞不好老师也在想:“教你们真无聊!”

    所以,研究者第一个想探讨的问题是:“老师如果觉得无聊,会不会让学生也觉得无聊。”先说结论,不会。

    虽然学生不会刻意去了解老师的心情。但如果学生明确感受到老师很无聊,像是死气沉沉地念课文,学生就会觉得这堂课更无聊,进而影响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。某种程度上,研究还是印证了“老师不有趣觉得无聊”这件事,但老师是否在强颜欢笑,这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  另一个问题则是:“是不是想着上课很无聊,就会觉得更无聊?”没错,的确是这样!只要上课前预期这堂课很无聊,那这堂课就会比你预期的还要更无聊!

    心理学奖:你会跟着抬头看天空吗?

    他们到底在看什么?眼前一群人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上方,你一定会跟着将视线移向相同的地方,看看他们到底在看什么。

    没错,这就是著名的从众效应,或称做群聚效应、羊群效应。这个1969年进行的经典实验,应该很多人也听说过。Stanley Milgram、Leonard Bickman、Lawrence Berkowitz 三人组,在纽约的街道上测试要有多少人同时往上看,才能吸引其他人也驻足凑热闹。

    这个实验能得奖感觉毫不意外,甚至觉得怎么现在才得奖!

    群聚效应引响甚远,因为整个社会的运作都养类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连结。不管是跟风买东西、参与热闹的大型活动、政治意识型态的抉择等等,都能看到群聚效应影响着人们的身影。

    大家都有可能是羊群里面的羊。

    物理学奖:一群鳀鱼能影响海流?

    一只拍翅膀的蝴蝶能让海的对面产生飓风,那一群在海中游泳的鳀鱼呢?他们可能直接影响了洋流与海面的大气流动。

    如果要计算台风能量或是海洋盐分的变化,我们通常会考虑海面风速与气压,要不然就是洋流、海温和密度的垂直梯度等等。但这份研究发现,我们或许忽视了大海居民造成的影响。

    研究发现只要到了鳀鱼的产卵季,当天晚上海面附近海水的垂直混合程度会增加10~100倍。也就是这群游动的小鱼们,像是搅拌棒一样搅混了上层海洋,程度相当于地球物理现象造成的影响,对海温与营养盐分布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大。

    (必须)

    (必须,保密)

    阿狸1 阿狸2 阿狸3 阿狸4 阿狸5 阿狸6 阿狸7 阿狸8 阿狸9 阿狸10 阿狸11 阿狸12 阿狸13 阿狸14 阿狸15 阿狸16 阿狸17 阿狸18

    真诚欢迎各科普媒体、机构、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! QQ 404-455-307

    版权所有,保留一切权利! ©2011-2021 Designed by 未解之谜网 豫ICP备2021015254号-5

    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