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交易方式不断进步,古代从最早期的以物易物,后来又发明了铜钱、银两、纸钞,到如今的电子交易,相较于近代社会才出现的防伪科技,古人全靠3招避免假钞在市面上流窜。
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,在大宗贸易时要带着大量钱币进行交易,是一件麻烦事,除了金属货币较笨重,运输过程中也容易被盗贼盯上,于是北宋时期诞生了第一张银票。
为了避免有心人士制作假钞,官府制定了3招,首先纸在当时属于珍贵资源,加上银票的纸张也是特别选过的,严禁在市面上流通,因此一般老百姓很难买到。
其次是银票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字,以及形状复杂的图案,线条粗细都有所不同,某些细节之处更为巧妙,这也意味着对于工匠的刻画水准要求很高,一般人很难随便临摹。且相关机构的印章位置有特别规定,银票的发行周期也较短,通常2到3年就会换新版银票,过往的模板会立刻销毁,同时投入下一版银票的开发。
最后则是严刑恫吓,南宋规定伪造假币者处以“腰斩”;元代纸钞上也印有“伪造者处死”字样;明朝则是规定伪造者会被处斩、诛九族,因此很少人愿意铤而走险。
图为明朝银票,使用桑皮纸印刷,称大明宝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