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国是全球出生率最低国家,没有生小孩,就没有小朋友,没有小朋友,就不需要儿科医师,于是很自然的,韩国儿科快速减少,另一方面,精神科却爆增。
韩国儿科医疗院所 2017~2022 年 5 年间大减 12.5%,剩 456 家,但同时期精神科诊所却大增 76.8%,麻醉中心增加 41.2%。
变化根源是韩国出生率持续压低,2022 年仅 0.78,医疗保险系统并未根据少子化调整。过去低给付冲刺门诊量时还可维持小儿科经营,每看一诊仅收入约 10 美元(约71元人民币),靠一天看 80 诊冲刺量弥补。但少子化后无法冲量,给付规则却 30 年没有重大改变,使儿科陷入严重困境。
少子化的恶性循环
医师与医学生看到少子化持续,认定儿科没有未来,纷纷往其他科发展。2013 年时医疗院所招募儿科医师可满足 97.4% 需求,至今年上半年,只招得到 16.3%。
儿科医师短缺对少子化造成恶性循环,一旦小孩生病,得要漫长等待,小病甚至要等 2 周,家长心急如焚。各大医院儿科急诊更可能因为缺乏儿科医师逐一被迫关闭。5 月时一呼吸道感染的 5 岁小孩,并非危急重症,却因找不到儿科病床住院,在各急诊间成为人球被踢来踢去,最终死亡,引起轩然大波。
学者指出,若没有足够儿科医师,年轻夫妇认为小孩生病无处可医,当然更不会生小孩,所有韩国花在阻止少子化的经费都将白费,还不如拿来补贴儿科。韩国政府正在规划补贴儿科更多,不过成效不彰,儿科医师收入比医师平均低 57%。
结果是韩国儿科医师公会竟然得举办儿科转行医美研讨会,因数百公会会员想要转行医美。一开始选择儿科,很多是因为喜欢照顾儿童,但收入低、前景黯淡,继续当儿科医生风险太高了,只能选择离开。